诗经-凯 风-古文翻译

日期:2014-08-09 来源:招生考试信息网 点击

--永恒的母爱亲情

【古文原文】

  凯风自南①,
  吹彼棘心②。
  棘心夭夭③,
  母氏劬劳④。
  凯风自南,
  吹彼棘薪。
  母氏圣善,
  我无令人⑤。
  爰有寒泉,
  在浚之下③。
  有子七人,
  母氏劳苦。
  晛睆黄鸟⑦,
  载好其音。
  有子七人,
  莫慰母心。
  【注释】
  ①凯风;催生万物的南风。②棘:酸枣树。③夭夭:茁壮茂盛 样子.④劬(qu): 辛苦、劬劳。⑤令;善,美好。⑥浚:卫国的地名。 ⑦晛睆(xuanhuan):鸟儿婉转鸣叫的声音。

【古文翻译】

  和风吹自南方来,
  吹拂酸枣小树苗。
  树苗长得茁又壮,
  母亲养子多辛劳。
  和风吹自南方来,
  吹拂枣树长成柴。
  母亲贤惠又慈祥,
  我辈有愧不成材。
  泉水寒冷透骨凉,
  就在浚城墙外边。
  养育儿子七个人,
  母亲养子多辛劳。
  清脆婉转黄鸟叫,
  黄鸟叫来似歌唱。
  养育儿子七个人,
  无谁能安母亲心。

【古文解释】

  由血缘关系推演出一套社会道德伦理关系、政治体制等,是政治家和理论家们事。
  由亲身体验到血缘关系中的母爱亲情,表 达对母爱亲情的感念和内心的愧疚,是
  普 通人出于天性的表现。前 者用规则来约束个人的言行举止,后者则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。千百年来,人们对母爱倾注了极大的关注,以各种方式礼赞 它,讴歌它。重视血缘关系 的中国人是这样,孟郊的一首《游子 吟》唱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。金发碧眼的西洋人也不例外。莎 士比亚《哈姆莱特》中丹麦王子复仇时的犹豫不决,同母子余情大有关系。后来弗洛伊德竟想出“恋母情结”来解释母子亲情,让 人在开眼界之时有些惊异。
  不管怎么说,母爱亲情是人类当中永恒的、不可磨灭的主题 之一。它与其它东西不
  一样的是,我们每个人自幼时起都有切身 的体验,而用不着别人的说教开导。它也是
  人与人之间联结得最 为牢不可破的纽带。常言说,虎毒不食子。这是由天性决定的。
  传说中固然有种种大义灭亲、恩将仇报的故事,应当看作是例外的 异常现象。血总是浓于水,可以说是千古不易的,所以有“儿不 嫌母丑”的说法。 对于母亲来说也一样 ,“娃娃总是自己的乖”。
  但愿天地间永恒的母爱亲情,真正能够不随时而变地永恒下 去。

(文章来源招生考试网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 https://www.sczsxx.com/html/read/gushi/sj25.html)